作者:七重 添加日期:2025-08-13
在全泥氰化提金工艺中,活性炭是核心吸附材料,其性能直接影响金的回收率和经济效益。以下综合活性炭的关键特性、工艺应用及操作要点:
一、活性炭的核心作用与特性要求
1、吸附载体功能
活性炭通过物理吸附从氰化矿浆中捕获金氰络合物(Au(CN)2−Au(CN)2−),替代传统锌置换法,实现“边浸出边吸附”的连续作业。
2、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
吸附选择性:优先吸附金氰络合物,减少杂质(如铜、锌)干扰。
吸附容量:载金量需达4–6kg/t炭(最终载金量),过低影响经济效益,过高延缓资金周转。
3、参数要求范围作用说明
抗磨强度>95%,抵抗矿浆冲刷磨损,减少炭末生成;
碘值>1000mg/g,反映微孔发达程度,关联吸附容量;
粒度6–16目(圆粒炭优先)优化流体动力学,减少筛网堵塞;
灰分<5%,避免杂质占据吸附位点。
二、工艺操作关键技术点
1、逆流吸附系统控制
底炭密度:维持10–20g/L矿浆,末槽(7号)增至15–20g/L以提高尾矿回收率。
氰根浓度:0.02%–0.05%,随槽号递减(末槽0.02%–0.03%)。
氧含量调节:通过充气阀门控制矿浆含氧量,确保浸出-吸附同步高效。
2、串炭与提炭策略
串炭频率:每日1次,保持炭载金量与吸附效率平衡。
载金炭控制:载金量>4kg/t时提炭,避免因过载导致“金滞留”。
尾矿金品位:>0.1g/m³时需排查吸附异常(如补炭不足或氰根浓度失调)。
三、活性炭再生与循环利用
1、酸洗除垢
用5%稀盐酸溶解碳酸盐结垢,恢复30–40%吸附容量(短期维护手段)。
2、高温再生
条件:650℃水蒸气活化20分钟,吸附容量恢复率>95%。
再生窑控制:避免过烧(>800℃)导致微孔坍塌。
四、常见问题优化措施
炭损率高:改用圆粒炭+涡轮搅拌桨,磨耗率可降至0.74%。
杂质干扰:氰化回水预萃取脱铜(回收率95%),减少铜离子竞争吸附。
吸附效率下降:监测碘值与强度,及时再生或更换活性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