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七重 添加日期:2025-06-04
一、背景与问题
某谷氨酸发酵工厂在生产过程中,发酵液因残留菌体蛋白及色素类物质(主要为分子量800-1500Da的类黑精和多酚氧化物)呈现深褐色,透光率低于30%。此类色素严重影响后续结晶工序的产品纯度和白度,导致成品难以达到国家标准(GB/T 8967-2025)的优级品要求。
二、解决方案
工厂采用两级脱色系统,结合膜分离与活性炭吸附技术,具体流程如下:
预处理阶段
陶瓷膜过滤:使用孔径0.1μm的陶瓷膜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及大分子蛋白,降低后续活性炭的有机负荷,避免孔道堵塞。
主脱色阶段
木质粉末活性炭动态吸附:在50℃优化条件下,按发酵液体积的0.8%添加专用活性炭ZL305,动态搅拌吸附30分钟。该活性炭对类黑精和多酚氧化物具有高选择性,脱色率达91%。
三、效果验证
脱色效率:发酵液透光率从<30%提升至88%(660nm波长检测),色素残留显著降低。
产品质量:结晶后谷氨酸白度完全符合GB/T8967-2025优级品标准,产品纯度提高,市场竞争力增强。
经济性:陶瓷膜预处理延长了活性炭使用寿命,综合处理成本降低15%。
四、创新点
精准脱色:七重木质粉末活性炭针对小分子色素(如类黑精)设计,吸附容量较常规炭提升20%。
工艺协同:膜过滤与活性炭联用,实现“菌体-色素”分级去除,避免单一技术局限性。
上一篇: 返回列表
下一篇: 胺液过滤(MDEA)用活性炭